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分析 > 正文

思考乐教育早盘暴涨14%背后,政策松绑预期与素质教育的资本新叙事 从双减风暴到价值重估,教培股能否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思考乐教育早盘一度涨超14%

资本市场的狂欢:思考乐教育股价异动全纪录

2023年9月15日早盘,港交所教育板块上演戏剧性一幕,思考乐教育(01769.HK)开盘即跳空高开7%,随后在半小时内急速拉升,最高涨幅达到14.28%,创下自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尽管午后受大盘拖累涨幅收窄至9.6%,但全天成交量放大至平日的3倍,逾2.3亿港元资金涌入这只曾经的"教培幸存者"。

思考乐教育早盘暴涨14%背后,政策松绑预期与素质教育的资本新叙事 从双减风暴到价值重估,教培股能否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思考乐教育早盘一度涨超14%

这场突如其来的股价狂欢并非孤立事件,在思考乐异动前夜,美国上市的新东方(EDU.US)已连续三日累计上涨12%,好未来(TAL.US)同期涨幅达8.7%,更值得关注的是,恒生指数教育板块ETF(03067.HK)近一月资金净流入规模突破5亿港元,显示机构投资者正在重新审视这个沉寂两年多的赛道。


政策预期的蝴蝶效应:三组信号点燃市场热情

地方政策的"破冰尝试"

9月14日晚间,广东省教育厅官网悄然更新《关于规范校外培训项目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艺术素养、科学实践、研学旅行等非学科类培训可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这份被业内人士称为"粤八条"的文件,恰与思考乐总部所在地深圳的区位优势形成叠加效应,公司2022年报显示,其非学科类课程营收占比已从政策前的12%飙升至67%,转型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财政资金的定向灌溉

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最新公布的子基金名录中,教育科技领域投资占比从2021年的1.2%提升至4.7%,更关键的是,财政部8月追加的300亿元"稳就业"专项转移支付,明确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纳入支持范围,这对手握23个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资质的思考乐而言,无疑打开了政策红利的想象空间。

海外资本的战术回补

摩根士丹利最新持仓数据显示,其亚洲成长基金在Q2增持中资教育股1.2个百分点,重点加仓标的包括思考乐、中教控股等转型明确的标的,这与浑水公司创始人Carson Block近期"中国教培行业最坏时刻已过"的公开表态形成呼应,显示国际资本正在重新构建估值模型。


商业模式的重构:从"补习工厂"到教育生态平台

产品矩阵的立体化突围

对比2020-2023年财报数据可见,思考乐的课程体系已完成颠覆性重构:

  • 素质教育课程从3类拓展至9大类,覆盖编程、戏剧、财商等新兴领域
  • 职业教育板块引入华为ICT认证、腾讯云工程师培训等硬核课程
  • 研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80%,深圳大鹏海洋科考基地单月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
    这种"K12+素质+职教"的三维布局,使其客单价从政策前的4200元提升至6800元,续费率稳定在78%以上。

技术驱动的效率革命

在深圳科技园新落成的"乐智中心"里,VR虚拟实验室、AI作文批改系统、区块链学分认证等黑科技的应用,将教师人效比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自主研发的"乐脑云"系统,通过采集超过120万个学习行为数据点,成功将课程匹配精准度提升至92%。

商业模式的生态化转型

与单纯转型直播带货的同行不同,思考乐构建了"内容+场景+服务"的闭环生态:

  • 与深圳书城合作的"城市学习空间"单坪效益达传统校区的2.3倍
  • 联合平安银行推出的"教育消费信托"产品管理规模突破8亿元
  • 针对高净值家庭的"教育管家"服务毛利率高达68%
    这种从培训供应商向教育服务商的跃迁,正在重塑其估值逻辑。

价值重估的博弈:盛宴还是陷阱?

机构分歧中的估值迷雾

尽管股价短期走强,但市场对思考乐的估值体系仍存在显著分歧:

  • 国泰君安给予"增持"评级,采用EV/EBITDA估值法测算目标价5.2港元
  • 里昂证券则维持"卖出"建议,认为当前股价已透支未来三年增长预期
    这种分歧本质上源于对政策不确定性的不同预判,教育部8月座谈会"分类管理、规范发展"的八字方针,在机构眼中既是机遇也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财务指标的深层隐患

细读2023年中报可见隐忧:虽然营收同比增长32%,但销售费用率攀升至28%(行业均值21%),经营性现金流仅微增3.7%,更关键的是,其快速扩张的加盟业务存在质量管控风险——97家加盟校中23家尚未实现盈利。

赛道竞争的降维打击

当猿辅导推出"STEAM科学盒子"月销突破50万套,当新东方文旅单日GMV破千万,思考乐引以为傲的线下优势正在遭遇跨界冲击,教育科技巨头们用互联网打法重构产业格局的速度,可能远超传统玩家的转型节奏。


未来教育的资本想象:寻找下一个黄金十年

政策周期的再平衡

从国务院《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将"教育服务消费"单列,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征求意见,政策制定者正在寻找规范与发展的新平衡点,思考乐这类"合规标兵"可能成为监管试点的受益者。

技术革命的临界突破

当GPT-4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当元宇宙重构教学场景,教育产业的技术革命已进入深水区,思考乐与腾讯教育共建的"自适应学习实验室",或许是其卡位下一代教育基础设施的关键筹码。

人口结构的深层变革

随着"05后"数字原住民成为消费主力,教育需求正从"应试提分"向"终身成长"跃迁,思考乐正在试水的"青少年领导力学院"和"家庭学习社区",可能打开万亿级银发教育市场的切口。


在希望与彷徨中寻找确定性

思考乐的单日暴涨,既是资本对政策边际改善的灵敏反应,更是市场对教育产业永续价值的重新确认,但这场估值修复能否演变为趋势反转,取决于企业能否在合规框架下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当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当资本放下投机冲动,这个承载着民族未来的行业,或许才能真正迎来涅槃重生,在1400亿规模的中国素质教育市场里,思考乐的14%涨幅只是序章,真正的价值重构才刚刚开始。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