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行业的"工业之母"地位 在制造业的庞大体系中,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其精度直接决定着汽车、家电、电子等产品的品质层级,而在中国汽车模具行业版图中,有一家从浙江慈溪走出的企业——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乡镇作坊到行业标杆的蝶变,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成功登陆创业板(股票代码:300998),更以每年开发700余套大型精密模具的产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刻下"中国智造"的鲜明印记。
发展历程:模具匠人的三次关键跃迁 (1)创业维艰:1998-2005年 在慈溪周巷镇的旧厂房里,创始人方永杰带领着18人团队,用二手设备开启了模具制造征程,当时国内汽车模具市场被外资垄断,本土企业只能承接低端维修件订单,宁波方正通过逆向工程积累技术,在2002年成功开发出首个自主设计的车门内板模具,获得吉利汽车认可,这是企业发展的首个转折点。
(2)技术突围:2006-2015年 2006年引进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标志着精密加工能力质的飞跃,2010年攻克热成型模具技术难关,成为国内首批掌握该技术的企业,2013年研发的激光拼焊模具系统,将焊接精度提升至±0.02mm,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时期,企业年复合增长率保持35%以上。
(3)智造升级:2016年至今 2017年建成智能模具车间,实现设计-加工-检测全流程数字化,2021年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5.8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模具研发中心建设,2023年开发出行业首个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将模具开发周期缩短30%,缺陷率降低至0.5%以下。
核心竞争力的三重密码 (1)技术创新体系
(2)精密制造能力
(3)全球化布局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战略转型 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浪潮,宁波方正实施"三新战略": (1)产品结构革新:动力电池壳体模具占比提升至35%,开发CTP/CTC集成化模具方案 (2)工艺技术革新:首创铝合金压铸模具快速冷却系统,将生产节拍提升40% (3)服务模式革新:从模具供应商转型为"模具+工艺"整体方案提供商,帮助客户缩短新车研发周期6-8个月
典型案例:为某造车新势力开发的整体式底盘结构件模具,集成132个零部件功能,减重23%,助力车型续航突破800公里。
数智化转型的实践样本 (1)智能工厂建设
(2)工业互联网平台
(3)人才培育机制
产业链协同创新实践 (1)纵向协同:牵头成立长三角模具产业联盟,整合32家上下游企业 (2)横向拓展:将汽车模具技术延伸至家电领域,为美的开发空调导风板双色模具 (3)生态构建:建立模具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交易平台,累计撮合交易额超15亿元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新局 (1)面临挑战
(2)战略应对
(3)未来展望
启示录:中国制造升级的微观样本 宁波方正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路径: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从单一制造到生态构建,其成功经验表明,专注细分领域的技术深耕、与时俱进的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协同创新,是传统制造企业突围的关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这类"隐形冠军"企业正成为支撑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站在工业4.0的时代潮头,宁波方正以"方寸之间见天地"的匠心理念,持续书写着中国模具智造的新篇章,这个从东海之滨走出的企业,正用精密模具勾勒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级精工的新版图,在全球化竞争中展现东方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