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比特币价格在经历长达数月的上涨后突然迎来剧烈调整,4月16日,比特币价格从6.4万美元一路下挫,最低触及5.9万美元,单日跌幅超过8%,创下近两个月以来的新低,这一价格波动不仅引发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市场短期走势的担忧,也让外界重新审视比特币的底层逻辑与长期价值,此次下跌背后,既有宏观环境的施压,也有加密市场内部的复杂博弈,本文将深入分析比特币跌破6万美元的原因、市场连锁反应,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比特币作为风险资产的代表,与全球流动性高度相关,近期美国公布的3月CPI数据同比上涨3.5%,高于市场预期,导致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降温,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可能推迟甚至取消2024年的降息计划,转而维持高利率政策以抑制通胀,这一信号直接推高美元指数,促使资金从高风险资产撤离,比特币首当其冲。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6万美元是比特币近期的关键心理关口,自3月中旬以来,比特币多次在6万美元附近获得支撑,但此次跌破后触发了大量杠杆合约的强制平仓,据CoinGlass数据,4月16日当天,全网加密货币合约爆仓金额超过9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占60%以上,连环清算进一步放大了下跌动能。
链上分析平台Glassnode数据显示,比特币矿工近期加速抛售库存,由于比特币减半(区块奖励从6.25枚降至3.125枚)将于4月20日左右发生,部分矿工选择提前套现以应对收入下降的风险,长期持有者(LTH)的持仓比例也出现下滑,表明部分“鲸鱼”账户正在获利了结。
4月1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推迟对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提交的比特币现货ETF期权上市申请的决议,这一决定被市场解读为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衍生品的谨慎态度,削弱了投资者对短期政策支持的信心。
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加剧导致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传统避险资产如黄金、美元大幅上涨,而比特币并未如部分投资者预期般成为“数字黄金”,反而因流动性挤兑出现抛售。
比特币价格暴跌导致加密货币衍生品市场遭遇重创,除了9亿美元的合约爆仓外,多家交易所的融资利率一度跌至-0.1%(表明空头占据绝对优势),永续合约资金费率也出现极端负值,部分高杠杆追涨的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
恐慌与贪婪指数(Fear & Greed Index)从4月初的“极度贪婪”(79)骤降至“恐慌”(34),市场情绪进入冰点,社交媒体上,“比特币熊市重启”的讨论热度飙升,部分分析师甚至预测价格可能下探至5万美元。
尽管MicroStrategy等机构仍在增持比特币(其持仓量已超过21.4万枚),但部分对冲基金开始减持,彭博社报道称,部分华尔街机构因合规要求被迫降低加密货币敞口,导致抛售压力进一步累积。
在比特币下跌期间,稳定币USDT的场外交易价格一度出现0.98美元的折价,反映出市场对稳定币赎回机制的担忧,去中心化借贷协议Aave上的比特币抵押品清算量单日突破1.2亿美元,凸显去杠杆化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
回顾比特币前三次减半(2012、2016、2020年),价格在减半后均经历1-3个月的震荡,随后开启新一轮牛市,此次减半的特殊性在于,比特币已提前数月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存在“利好出尽”的担忧,从长期看,减半导致的供应收缩仍可能支撑价格。
尽管部分长期持有者选择抛售,但Glassnode数据显示,比特币“非流动性供应”(即长期锁定在钱包中的代币)占比仍高达70%,表明多数人并未因短期波动放弃持仓,持有超过1年的钱包地址数量持续上升,反映长期信仰者的坚定立场。
尽管短期价格波动剧烈,但贝莱德、富达等机构的比特币现货ETF持续获得资金流入,截至4月16日,美国比特币ETF总持仓量已突破85万枚,占流通量的4.3%,机构资金的“定投”模式可能为市场提供底部支撑。
美国大选年的政治环境可能影响加密货币监管方向,若特朗普团队延续“支持加密行业”的立场,或推动法案明确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市场情绪有望快速修复,反之,SEC对交易所的打击可能加剧波动。
比特币生态的技术创新(如Stacks、RGB协议)和Layer2解决方案的普及,正在拓宽其应用场景,若比特币从“数字黄金”转向“结算网络”的叙事得到验证,其价值支撑将更加多元化。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比特币跌破6万美元既是风险,也可能孕育机会,以下策略值得参考:
上一篇:如何精准解读5日均线和10日均线
下一篇:初级会计自学资料大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