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分析 > 正文

全球商机涌动珠江畔—第135届广交会见证中国经济韧性密码 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第135届广交会观察

珠江潮涌,万商云集,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圆满落幕,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实体展会以2.86万家参展企业、超22万名境外采购商的亮眼数据,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这个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贸易盛会,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中国市场的澎湃活力,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交融。

全球商机涌动珠江畔—第135届广交会见证中国经济韧性密码 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第135届广交会观察

创新驱动:中国智造重构全球价值链 本届广交会上,超百万件展品中新产品占比45%,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高技术含量展区面积较上届增长72%,走进展馆,大疆最新发布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可实现厘米级精准喷洒,格兰仕全球首款航天微波炉突破太空烹饪技术难题,TCL推出的全球最大尺寸8K印刷OLED显示器引发专业买家驻足,这些"黑科技"产品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1.91%提升至2023年2.64%的持续积累。

在医疗器械展区,迈瑞医疗自主研发的超声系统已获得欧盟CE认证,设备参数比肩国际顶尖品牌;机器人展台前,新松公司展示的柔性协作机械臂可完成0.02毫米精度的微创手术模拟操作,这些突破性创新印证着中国制造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在光伏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据统计,本届展会智慧生活类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3%,印证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产品的旺盛需求。

数字赋能:贸易新生态重构商业逻辑 "云上广交会"平台在展前即实现超50万次供需匹配,智能推荐系统帮助采购商精准锁定目标展品,在数字技术体验区,采购商通过VR设备即可360度查看工厂生产线,AR眼镜能实时显示产品技术参数,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双线会展"模式,使得参展企业平均获客成本降低37%,意向订单转化率提升28%。

跨境电商专区汇聚了Shein、Temu等平台企业,现场演示AI设计系统如何根据全球流行趋势生成服饰图样,在直播营销区,来自义乌的主播用西班牙语向拉美客户推介小商品,佛山家具企业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全屋定制方案,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贸易方式,更重塑了产业链条——宁波乐歌股份依托大数据分析开发的可升降办公桌,在本届展会收获超千万美元订单,其海外仓智能管理系统已覆盖欧美主要市场。

绿色转型:低碳经济孕育增长新动能 新能源展区规模创历史新高,光伏组件、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等产品占据显著位置,比亚迪展出的刀片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凝聚态电池可实现15分钟快充,在绿色家电专区,海尔智家展示的碳中和空调采用天然冷媒技术,能耗较传统产品降低40%,据统计,本届展会绿色低碳产品成交额占总成交额比重达34%,较上届提升12个百分点。

参展企业普遍将ESG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纺织展区,万事利集团用数码印花技术实现污水零排放,每米丝绸面料节水76%;建材展区,北新建材推出的石膏板使用100%工业副产石膏,单条生产线年消纳固废35万吨,这种绿色转型不仅赢得欧盟采购商的碳足迹认证订单,更培育出光伏支架用特种钢材、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市场深耕:双循环格局释放增长潜力 面对国际市场波动,参展企业展现出灵活的市场开拓能力,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增长23%的背景下,三一重工针对东南亚市场推出小型化工程机械,海信集团为中东客户定制热带版智能空调,国内大循环的纵深发展为出口转内销提供缓冲空间,格力电器新推出的除菌空气净化器同步上线京东工业品采购平台,九阳股份的智能厨房电器通过县域经销商网络渗透下沉市场。

广交会首次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展区,杭州、广州等13个试点城市集中展示"9710""9810"等监管创新成果,在内外贸一体化专区,参展企业可同时获取CE、CCC双重认证咨询服务,这种制度型开放举措,推动宁波乐歌等企业实现内外贸订单"同线同标同质",构建起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信心传递:全球工商界看好中国机遇 来自西班牙的采购商迭戈·马丁内斯连续15年参会,今年他特别关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中国供应商的响应速度和工程能力无可替代。"联合国采购司官员在现场考察时表示,中国制造在性价比和技术创新间的平衡,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独特价值,这种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使得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达247亿美元,较疫情前2019年春季广交会增长3.8%。

在RCEP专题推介会上,广西柳工机械收获东盟国家代理商批量订单;中欧班列主题沙龙促成广州家电企业与波兰物流企业达成专列运输协议,这些成果印证着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所言:"广交会这个窗口展现的,不仅是商品流动,更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诚意。"

当珠江夜色中琶洲展馆的灯光渐次熄灭,全球商界带回的不只是订单和合同,更有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坚定信心,从1957年首届广交会成交额仅8700万美元,到如今单届展会意向成交超400亿美元,这个跨越67年的贸易传奇,正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持续推动制度创新的生动注脚,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曲折进程中,中国制造的创新基因、中国市场的开放胸襟、中国经济的制度优势,正汇聚成穿越周期波动的强大韧性,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