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分析 > 正文

国泰君安发布三季报,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10月30日,国泰君安发布三季度报告,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70亿元,归母净利润8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92元。公司第三季度主要业绩指标同比大幅增长,营业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40.4%,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同比增长40.9%。 公司资产规模稳中有升,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87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归母净资产达16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 前三季度,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君享投50保有规模突破105亿元,较年初增长168%;机构与交易业务机构客户股基交易份额同比增长13%,科创板做市数量排名第三;投行业务前三季度证券主承销规模(不含地方政府债)排名升至第三,IPO承销规模排名第四;信用业务两融新开户实现两位数增长,融券业务份额创近三年新高;国际业务跨境一体化不断深入;国泰君安期货金融期货及商品期货份额位列行业前列;国泰君安资管管理规模持续提升,华安基金近三年及五年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在12家权益类大型公司中排名第一。 今年以来,国泰君安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对金融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部署,积极响应落实证监会的系列政策措施,主动强化金融国企的使命担当。公司争当“科创金融”排头兵,发起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浦东引领区科创系列基金,成功构建包括临港科技前沿产业基金在内的总规模近千亿的“母基金+产业基金”科创主题基金矩阵;“国泰君安张江光大园”公募REIT项目成功扩募上市;助力华虹公司登陆科创板,成为今年以来A股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争当“普惠金融”先行者,行业首发面向海量客户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君弘智投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千人千面、敏捷智能的客户体验;制定实施个人养老产品业务推广规划和核心策略,截至9月底公司接入个人养老资金账户的银行数量位居行业首位;优化“保险+期货”模式,旗下期货子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积极配合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多个“保险+期货”项目,助力陕西生猪养殖户、云南海南天然橡胶胶农有效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积极发挥公司公益基金会平台作用,探索“普惠+公益”服务模式,行业首家荣获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行业唯一荣获首届“上海慈善奖”。争当“区域金融”先锋队,与广东省、深圳市、南京市、昆明市达成战略合作,与重庆市签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升格设立青岛、厦门、临港等特色型分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财达证券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助力广汽汇理汽金成功发行大湾区首单绿色车贷ABS。争当“绿色金融”领头雁,设立ESG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积极落实《国泰君安全面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级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任务要求;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中国ESG上市公司金融业先锋30”榜单,荣获毕马威中国“未来·ESG”年度最佳社会贡献奖;今年前三季度,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2,100亿元;助力比亚迪汽金发行国内规模最大绿色车贷ABS。争当“跨境金融”新标兵,行业首批通过国家网信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行业首家成功上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跨行账户集中可视功能;正式运营澳门子公司、期货新加坡子公司,注册设立英国子公司;国泰君安国际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在港中资券商前列,成为首批港币人民币双柜台做市商,在港IPO家数行业排名升至第四;期货新加坡子公司成为新交所衍生品交易及清算会员。 未来,国泰君安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继续秉持“金融报国”理念,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及时融入自身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积极力量。

国泰君安发布三季报,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有话要说...